其他
20个字,讲透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校长会创始人徐启建谈在罗浮山办学精髓
4月30日,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易经》而红遍天下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他所创办的广东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拥有20多万中小学校长粉丝以及会员的国内知名教育智库校长会与学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在合作办学签约仪式现场,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董事长李志峰讲了“国学”之于中国教育的“大势”以及办学5年来的国学教育脉络,校长会创始人徐启建则作了《在罗浮山,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演讲。
徐启建演讲的核心就20个字:“君子之深邃,世界之眼光,自然之野性,领军之才干”。这些字似乎并不复杂,但复杂的是在它们背后我们应该有的对于这个“中国大时代”的深深体悟以及教育选择。
20个字,可谓讲透了我们学校需要为未来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办什么样的学校?20个字,每一个字背后都是对于这个大时代与教育定位的思考,可谓字字击中时代教育的要害。
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我们经常讲,我们学校要培养学生们的中国根、世界心,但我们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如果对“中国根”说不清,道不明,糊里糊涂,说说而已,那么我们能培养出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吗?
我们培养的只能是“心朝世界,但走着走着,却逐渐消失了身影的人”。
“中国根”,“中国人的精气神儿”,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从下手的东西。培植“中国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也即在很多中小学和社会机构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教育”。
但我们的“国学教育”似乎正在被许多人“玩环”。
曾仕强教授及其弟子们一直在呼吁:
国学教育不是复古,冠衣长袍,礼法生活……
国学教育不是宗教,心无杂念,吃斋诵经……
国学教育不是儒家,诸子百家,中华文化之广博尽在其中……
国学教育也不是琴棋书画,俩仨技艺技能……
对“国学教育”的扭曲并不能掩盖“国学教育”的价值。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三尺巷”的故事,讲的是前清状元老家来信求援和邻居争院墙地皮的故事,状元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两家世代互谅互让和睦相处佳话。
这个故事可谓是中国式思维解决问题的一个代表性故事。如果在西方,可能习惯付诸的是法律。但理性和感性交织的世界,法律是底线思维,更多问题解决是靠文化。在这里,中国式思维、中国文化解决的不只是一个具体问题,它还解决了一个长线的和睦相处的问题。
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现在学校里培养的孩子在未来,将更多地在中国语境下去生活、工作。他们如何更好地去面对将来的世界?中国问题最可依靠的是中国思维、中国方案,他们无疑要先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学会这一点。
我们在以“国学”为根的教育中,就是要帮孩子们心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形象“君子”,洞悉中华文化之精髓,熟稔中国社会之规则,自如应对中国之未来。用“国学”的丰富养料,培育君子之心,养成君子之风,锻炼君子之才,彰显君子之气。
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上一阶段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可以说让我们从世界教育中学到了很多好的东西,像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探究……无数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冲刷着我们的头脑,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宝库。
大水漫灌之后是细细的浸润,在“新课改”引进的很多理念洗刷之后,是中国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沉浸过程。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资源库在哪里?
国学!
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给我们提供的更多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围绕“怎么教”的变革,更多是教育形式的变革。现在,我们急需一场“教什么”的变革,形式走的太远,内容跟不上,即是我们这几年反复讨论的 “教育空心化病”问题。我们现在对教育变革的关注,已经到了要尽快从形式转到内容的时候了。
中国教育变革重点从“形式”到“内容”,这种转变,也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国际定位变化使然。中国政治逐渐向世界顶峰迈进,经济从外循环到内外“双循环”,一切都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而养成文化自信,集中华优秀文化之大成的“国学”势必将成为我们教育走向内容变革的一个重要资源宝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到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从“仰视”到“平视”,可谓传达尽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五味杂陈,也传达尽了我们现在的扬眉吐气。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外国的空气比中国甜”,但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平视这个世界”。
“平视”概念的背后是尊重、理解、交融。在这一视角下,我们不能不反思一下我们很多学校的国际化教育。
我们现在有很多学校做国际化教育,无论从理念定位,还是实践,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仰视”的问题。比如很正常的餐饮礼仪课,我们常常传达出的味道是,手拿刀叉、餐巾围脖的西餐礼仪才是餐饮文明,中式餐饮礼仪少有人提及,也少有人问津。
我们很多中国孩子就学的国际化学校,彰显的更往往是“做合格的世界公民”,培养“世界性素养”,压根忘了“立足本土才有世界”,世界的构成正是每个组成体的独特。
有人很早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不管这个观点是否属于恭维,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不断增强。更多中国特色的世界,当然需要更多中国的文化要素,更多中国式的思维。
立足中国未来,我们的孩子需要“世界眼光”,但让我们一起来培养他们“平视的世界眼光”!
人类发展史迄今大概200多万年,这200多万年的历程,在人类的潜在生理及文化基因中,大自然刻下了无数的秘密。尽管我们的科学日益发达,但想穷尽这些人类与自然的秘密,显然也是“望洋兴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自然也是我们人类生命的原力所在。我们应该对这种生命原力充满敬畏,因为它赋予我们的“营养”一旦缺失,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某些“困境”。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了一个叫“自然缺失症”的概念,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21世纪初,他关于自然缺失症的图书传入中国,也在国内引起过广泛的共鸣。自然缺失症的核心概念是:由于城市化进程,更加之现在电子产品的流行,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乏户外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他们因此表现出了诸多症状,如果孩子们没有真实的认知,没有在自然中充分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他们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现在,自然缺失症已然从儿童蔓延到成人。他认为,“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
自然缺失症所揭示出来的现象,只是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秘密的冰山之一角。但它却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一定不能少了“大自然”这一重要角色。我们的孩子需要自然的某些“野性”,这里面既有体质上的提升,更有很多精神的提升。
自然之野性,学校是有很多课程可以做的。最简单的如“爬树课”,厦门大学早年开设时曾引起轰动,现在也有青少年户外培训机构专门开设。想一想,当孩子们的身体紧贴着树干,树皮和枝叶的气息从脸庞隐隐飘过的时候,有多少自然的秘密在静悄悄的传递?!
自然万物的课程,户外体验、户外活动的课程,我们做面向未来的中国学校,一定要好好补上这一课!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常常为我们的孩子焦虑:“这孩子怎么就不能努努力考第一呢”、“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这孩子怎么就那么粗心呢”……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焦虑?是我们所认为的标准。在这个标准和尺度下,我们的孩子似乎那么不堪。尽管这些标准,我们小时候也曾经深受其害,尽管这些标准,我们长大了后也觉得没那么标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密码,都有自己的成长角度。100个孩子,100个世界,作为学校,连同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的是100种起跳方式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人有很多性格类型,学习有很多学习类型,人还有很多环境适应类型……各种类型分野之下是各种各样的成长方式、角度,我们干嘛不给孩子创造机会,帮他找到他的角度呢?每一个孩子都有走进这个世界的最佳角度,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这个世界的优秀担当者。
孩子一旦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角度,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当然,“担当”需要“养成”。学校要做的有很多:强大自我,坚毅精神;扎实基础,思维能力;强烈责任感,超强行动力。这些都是学校要培养未来“领军之才干”的底座。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军未来的能力,我们学校的课程就要有“别有用心”的设计。
比如,实践活动课“沙包制作”,教孩子用剪刀剪开布,填上沙子,最后缝上,做成了一个沙包,传统学校教育中,孩子就算得到了100分。
但面向未来,培养未来领军人才的学校,“沙包制作课”一定不是这样的上法。它首先要问清,你做的沙包是干什么用的?扔来扔去的体育用品吗?工艺品摆件吗?还是用来堵洪水的大沙包?不同的用途,决定了不同材质选择,你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当你的沙包皮,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当你的沙包内瓤。这些都认真思考完成后,才是具体的沙包制作技巧。最后还要来复盘,根据这一思维过程,如果做桥梁模型、汽车模型……你怎么做?
两种课程背后是不同的教育思维。前一种培养的是单一技能性人才,这类工作正越来越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后一种培养的是领军型人才,他们有独立思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他们在未来将立于不败之地!
● 5+2>7!这所学校特设“家长节”,构筑育人“堡垒”
● 校长会罗浮山办学:打造基础教育“中国力量”!(文末有彩蛋)
● “幼小衔接”政策如何落地?校长需要的干货在这里
● 95后女生讲述“被鸡娃”血泪史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